人员是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质量和技术保证,想要在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中占有一席之地,人员是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人员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核心。机构的人员主要从管理和培训两方面着手。本文从人员招聘、人员上岗、人员监督管理、人员变更授权四个要点进行剖析,为实验室掌握人员管理要求,顺利通过资质认定提供参考。
检验检测机构在建立之初要根据本机构的业务性质,检测领域来进行人员的招聘,所招聘的同一个人员不能在两个或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任职。检验检测机构根据相关的检测项目、检测标准来进行相应专业方向的人员配置,不同的大型仪器设备招聘相应的有经验的或者经过培训合格的设备操作人员,特殊岗位的人员需要取得该岗位的特殊从业资格证书。检验检测机构的质量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在岗前要进行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并根据机构所从事检测领域的行业要求,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及检测人员除了要满足资质认定通用要求的规定外还应根据所从事行业对专业、职称、工作经验的要求来进行招聘,并根据行业要求取得该行业的从业上岗证。
检验检测机构相关技术人员即使没有行业特殊要求,也需要进行上岗培训,经理论和实操考核取得内部相应检测指标的资格方可上岗,实操考核可进行质控样、插入盲样等方式进行考核。除了对相关技术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外,必须对机构全体人员进行质量体系文件宣贯考核。检验检测机构应对人员的学历、职称、培训记录、上岗证、设备授权操作证、劳动合同等进行一人一档建档保存。
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人员和具体工作情况,制定监督计划,确定被监督的人员。检验检测机构应任命监督人员,监督工作应运用风险管理思维,对风险较大的事件和人员,如新上岗人员、转岗人员、新开展项目人员、检测频次极低项目人员及近期发生质量事故的责任人员应增加监督项目,增大监督频次。对熟练员工,常规项目进行简单的日常监督。检验检测机构可通过现场查看检测人员对标准的理解程度、实验操作的熟练度、操作的规范性等方面进行监督。并根据监督过程中不同人员的技术水平适时的制定有针对性的人员培训计划要求,并对培训的效果进行确认。检验检测机构最高管理者、授权签字人、技术负责人等主要人员发生变更时,要及时到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备案变更。2、人员授权
授权签字人除了有本机构的红头任命文件外,还要经过授权签字人的相关培训考核,并经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其授权领域报告的签发,非授权领域的检测报告授权签字人不可超范围签发,非授权签字人不得签发检测报告。
当涉及多个专业性质较强的检测领域时,可以分别设置相应领域的技术主管或授权签字人,当机构的法人不作为最高管理者时要进行最高管理者的书面授权。小 结:检验检测机构的最终产品即报告,其质量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机构相关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因此人员是机构发展壮大的根基。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检验检测学习圈